您的位置:> 健康讲堂> 中医调理
心脏瓣膜病人常用的几味古方中药
发布日期:2021-01-20 15:36:10 点击率: 0

在针对各种心脏瓣膜病及其伴发的多种心脏病变时,我们广慈中医都是用唐宋以前的古方进行加减化裁,辨析每个患者的具体病证之后,一人一方,争取做到识证准确,用药精到,让病人很快体验到古方的神奇疗效。在日常的临床中,我们常常会用到二三十味古方中药,本文选取几味使用机会较多的心脏瓣膜病中药,加以介绍。

一味强心阴的药——生地黄。


目前常用的西药强心药,有地高辛和其它洋地黄制剂。其实中药里也有一些强心药,比如中药地黄,也有强心作用。


有一种心律失常现象,叫作早搏,就是心脏跳几下就停一下的病症,生地黄对早搏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肾阴不足不仅会影响到肝,同样也会影响到心。中医讲心属火,心也是有阴阳的,如果心阴也不足的话,心血就会不足,那么心也就只剩下火了。归根到底,早搏也是由阴虚引起的。我们治疗的时候当然就要用生地黄了,生地能滋肾阴,肾阴足了,津液足了,心跳自然就能恢复正常了。


《伤寒论》里的一个方子叫炙甘草汤,就是主治“心动悸、脉结代”的,是指心脏跳得不均匀,或者是跳得快但偷停,或者跳得慢但偷停。这个炙甘草汤的组成其实非常简单,它的“君药”就是生地30克,此外还有阿胶、火麻仁、麦冬、人参、炙甘草,然后再放点生姜大枣。此方治疗心肌炎过后的心脏早搏效果是非常好的。


生地黄还能治疗风心病,这是我们在实践中发现的。无独有偶,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一位老中医也用生地来治疗风心病。他在治疗风心病的时候,除了用治风湿的那些温燥的药,比如说附子,还要再加上60克的生地,效果非常好。

为什么要用附子来强心?


西方医学家在洋地黄的叶子中发现了两种可以大大增强心脏力量的物质:这种植物的黄叶中的地高辛和紫叶中的洋地黄毒苷。但在目前来看,这种制剂的应用范围并不是特别广,因为它的剂量不好控制,有效剂量只比有毒的剂量小那么一丁点儿。然而,中医强心药却是各有不同,比如附子,中医古方里面为什么要用它来强心呢?


附子与大黄一样,都是药中大将。古人说,附子禀雄壮之质,有斩关夺将之气,能引补气药行十二经,以追复散失之元阳。所以病至危急,附子与大黄均是常用的药物,能救人于垂危之际。不过两者的性质不同。大黄性寒攻下,适用于实证、热证,而附子性温回阳逐寒,适用于虚证、寒证。


历史上许多名医均擅长使用附子。当代的火神派如四川卢崇汉、广西刘力红、山西李可老中医等人都善用附子。明代浙江名医严观,常用姜汁制附子,人称“严附子”。近代四川名医祝味菊先生也擅用附子,上个世纪 30 年代在上海行医,经常用附子救治危急重症,超人的胆识,独特的配伍,出奇的疗效,赢得病家和同道的好评,雅号“祝附子”。现代云南名老中医吴佩衡先生,附子运用十分得手,而且其量很大,有达 400 克者,令人咋舌,人称“吴附子”。


但是附子有毒,如果用不对证,不仅无效,反而有害,那么到底该怎么用?绝大多数医家都主张先煎、久煎,大剂量应用时尤应如此。大剂量附子入药必须先煎1小时以上,这里指水煮沸以后才开始计时的,然后再入其他药物同煎。研究表明,附子中含有 6 种乌头碱,经过久煎以后,其中有毒的 4 种乌头碱会被破坏掉,变得对人体无害了,另外2种对心脏有益的乌头碱则可以继续作用于人体。

瓣膜病温通心阳,桂枝是一味常用药。


治疗心脏瓣膜病,许多方子中往往都离不了桂枝这味药。桂枝是一味纯粹的中药。中医将药物的应用指征称之为“药证”,桂枝的应用指征可以称之为“桂枝证”,这是对桂枝应用范围的特征所作的概括。换句话说,桂枝证是中医应用桂枝的证据。这是中国人数千年积累的应用桂枝的最为实用和重要的经验。譬如,把桂枝比作箭,那桂枝证就是目标,目标对准了,命中率便高;同样,药证相对了,疗效自然会出现。道理就这么简单。这就是中医常说的“对证下药”或“方证相应”。


桂枝是古代的常用药。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用桂枝的配方近30%,其桂枝汤成为群方之冠。以心悸为主诉的疾病大多都要用到桂枝,如心功能不全、心脏瓣膜病、低血压症、神经衰弱等。


桂枝善于温通心阳,与甘草同用,治阳虚心悸有良效,适用于心阳不振、心脉痹闭之证。名老中医朱良春经验,凡冠心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引起的心动过缓,用桂枝有提高心率的作用。朱老常以桂枝、黄芪、丹参、炙甘草为基本方,随症佐药,盖心阳虚者心气必虚,故用黄芪以补气;心阳虚则营运不畅,故用丹参以养血活血;阳以阴为基,心阳虚者必兼见心血虚,故用甘草以柔养。此四味共奏益心气、复心阳、通心脉之功,而其中关键,桂枝的用量须打破常规。朱老用桂枝,一般从 10g 开始,逐步递增,最多加至 30 g。服至口干舌燥时,则将已用剂量略减 2~3 g,续服以资巩固。如果囿于一般做法,虽然药已对症,但量小力弱,就不能收效。

党参黄芪,强心补气的一对最佳搭档。


老百姓或许不知道,在唐代以前,中医典籍里所说的“人参”,其实不是现在的东北人参,而是党参。所以中医界有句话叫作“古方人参即党参”。


中医认为,党参性甘,平。归脾、肺经。功能与主治: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在心脏瓣膜病的古方治疗中,广慈中医会根据情况,给患者开具党参或人参的处方。


在古方中,党参和黄芪常常被作为“对药”使用。黄芪入药的历史也很悠久。早在《神农本草经》就将它列为上品,黄芪也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药物之一。


黄芪主治水肿,尤其是下肢水肿,古称黃耆。《本草纲目》解释说:“耆,长者。黄芪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素以“补气诸药之最”著称。


1920年胡适先生(北大校长)因劳累过度,得了消渴症,胸痹还伴有水肿,到协和医院治疗,久治无效。后经朋友建议,求诊于北京名医陆仲安(人称陆黄芪)。陆仲安重用黄芪,不出百日,豁然而愈。从此胡适改变了对中医的看法。


党参和黄芪组合成 “对药”,党参强心补虚,黄芪消肿补气,两者相互为用,共建强心补气之功,所以说是一对最佳搭档。

上一篇:春天来了,喝一碗“养肝通神汤”,让你百病不生~ 下一篇:春吃芽、夏吃叶、秋吃果,冬天最该吃的是什么?奥秘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