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健康讲堂> 中医调理
初夏养心,牢记一觉、二瓜、三食、四穴、五果!
发布日期:2021-01-20 16:03:41 点击率: 0

你认为最应该做的事是避暑吗?

错了!其实是“养心”!

“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中医有“心通于夏气”之说,一年之中,心与夏的关系最大!夏季心脏负担也最大。

进入夏季,温度高,湿度大,热扰心神,使人心烦易怒,坐卧不安。而此时,人体代谢加快,血液循环加快,相应心脏负担加重。

此时要顺应节气的变化,注意养心脏。

初夏养生:一觉、二瓜、三汤、四穴、五果。收好这份养生秘笈!

01

中午要有一个“养心觉”

“中午不睡,下午崩溃。”不知道你是否也有这种感觉,尤其夏季不睡午觉,下午整个人没精神,直接影响做工效率。

午睡时血压下降、心率减慢,调查研究表明,每日午睡半小时者比不睡者冠心病死亡率少30%。

不过,午睡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半小时到一个小时足够。

02

夏天要吃两种“养心瓜”

1、冬瓜

冬瓜含水量高达96%;钾元素含量也相当高,每100g含钾量为130mg,属典型的高钾低钠型瓜果蔬菜,有消热、利水、消肿的功效。

冬瓜不仅能补水,也能补钾,补充钾元素可以将体内多余的钠排出,从而保护心脏。

2、苦瓜

苦瓜虽苦,裨益甚多。夏天适当吃一些苦瓜,能去暑热、增加食欲。苦瓜维生素C的含量为56mg/100克,是丝瓜和南瓜的10倍以上,而且也是种高钾蔬菜。

03

没事多用三种“养心食谱”

1、养心桂圆粥

配料:桂圆25克,粳米100克,白糖少许

做法:将桂圆同粳米一起倒入锅中,加适量的水,熬煮成粥,调入白糖即可食用。

功效: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尤其适用于劳伤心脾,思虑过度,身体瘦弱,健忘失虑,月经不调等症。

 特别提醒 :喝桂圆粥忌饮酒、浓茶、咖啡等;假如是糖尿病患者,可不用加白糖,并且熬粥时间稍短些。

2、养心荷叶凤脯

配料:鲜荷叶2张,火腿30克,鸡肉250克,水发蘑菇50克,调味料适量

做法:

1.鸡肉、蘑菇、火腿均切片;

2.荷叶洗净,用开水稍烫一下,去掉蒂梗备用;

3.把鸡肉、蘑菇一起放入盘内加调味料搅拌均匀,然后分放在荷叶上,表面铺上火腿,包成长方形的包,码放在盘内;

4.上笼蒸约2小时,若放在高压锅内只蒸15分钟即可。出笼后可将做好的荷叶凤脯置于另一干净盘内,拆包即可食用。

功效:清芬养心,升运脾气,尤为适宜夏季食补;

特别提醒:也可以把鸡肉换成鸭肉或者其他瘦肉;胃、十二指肠溃疡病患者不能食用。

3、党琥猪心煲

材料:猪心2个,枸杞子10克,水发黑木耳10克,琥珀粉3克,党参7克

做法:

1、黑木耳、枸杞、猪心洗净,猪心切成两半,放沸水烫一下,然后再切成小块。

2、将黄酒、猪心、清汤倒入砂锅里,煮沸,撇去浮沫,放枸杞、木耳、琥珀粉和党参,改小火炖2小时,最后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养心安神,益气补脾,气滞内热的人不适宜食用。

04

经常要按四种“养心穴”

1、内关穴

【简易取穴】伸开上臂,在前臂前区,从腕横纹同上量3横指,两条索状筋之间,即是内关穴。

【一按就灵】用手指指腹垂直按压、拿捏内关穴,有宁心安神、和胃降逆、理气镇痛的疗效。

按摩时用左手拇指指尖按压右内关穴,按揉10~15分钟,每日2~3次;再用右手以相同的方法按压左侧的内关穴,反复按揉即可。

2、少府穴

【简易取穴】少府穴是心脏排毒要穴。少府穴,位置在手掌心,第4、5掌骨之间,握拳时小指与无名指指端之间。

【一按就灵】按压这个养生穴位不妨用些力,左右手交替。可有效为心脏排毒。

3、伏兔穴

【简易取穴】正坐屈膝成90度,医者以手腕掌第一横纹抵患者膝髌上缘中点,手指并拢压在大腿上,当中指到达处是穴。

【一按就灵】用手指指腹垂直按压、拿捏穴位。

4、天泉穴

【简易取穴】位于掌心向上,握拳,屈臂时在大臂上会有凸起的肌肉,肌肉上方2寸的位置。此穴名的意思就是心脏之血会像高山流水一般源源不断供给全身。

【一按就灵】经常感觉胸闷气短,诊断心脏供血不足的人可在晚上7点到9点之间,在天泉穴按摩或刮痧,能缓解症状。

05

不能错过五种“养心果”

1、番茄

番茄,有清热解毒、凉血平肝之效,可以预防流汗过多而导致耗气伤阴,有助于健胃消食。

2、红苹果

红苹果入心,对于保护心脑血管健康的作用更强。可以降低血脂,减少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

3、红豆

古代李时珍把红豆称作“心之谷”, 既能清心火,也能补心血,可谓消肿利尿、补血、强心、健脾样样都行。

4、樱桃

中医认为樱桃可以补心气,养心血。樱桃不仅使血脉能够畅通,还能温暖心阳。

5、桑葚

桑葚具有补血滋阴,生津止渴,润肠燥等功效,还可有效扩充血容量,缓解高血压。

上一篇:体检单上的这3种肝“病”,90%都不用治,其他不被在意的问题,反而要人命! 下一篇:为何越来越多女人看中医,都会被告知“湿重”?湿究竟是从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