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中医妇科> 妇科炎症
中医辨治妇科炎症“带下病”,免尴尬,还安全
发布日期:2021-01-20 15:30:15 点击率: 0

很多的女性朋友都有一个疑问,带下病和阴道炎在治疗方法上可以用同一种方法吗?别着急,这次全国粉丝代表团古城游玩,见到了道虎壁女科的王温主任,他给一些朋友谈到了妇科炎症,中医称之为“带下病”调治的话题。

 女性“白带”与“带下病”的中医诊疗史

王主任说,实际上,带下病和阴道炎,在名称上来看,我们就知道,这一个是中医的叫法,一个是西医的叫法。为什么网上会把这两个病经常放在一起来提出来呢?主要就是因为两者在症状上,有一定的相似程度。但是,在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其实是两种病,只不过有一定的交叉。

在中医里,带下病所涵盖的范围很大。带下这个词最早是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出现了。在漫长的数千年历史当中,带下也就有了狭义和广义之分。在最开始的时候,带下实际上是指所有的妇科疾病。我们的经脉中,有一个特殊的脉,不是上下走向的,而是横绕着人体一周的脉络,这就是带脉,全身只有这么一条。而古中医认为,妇科疾病都是在带脉以下,所以也就把妇科疾病叫做是带下病了。这也就是广义上的带下。

那狭义的带下,两者差不多了,有外阴部瘙痒、白带增多、有异味儿等等,但是,能引起来这些症状的疾病,不单单只是阴道炎,还有子宫颈炎、盆腔炎、卵巢早衰、闭经、不孕、妇科肿瘤等疾病,都能引起的带下增多或减少。所以说,狭义上的带下病,也包含了阴道炎。

那么,在这里,也可以给大家说一嘴,科普一下,白带这个词,也是从这里而来的。为什么阴道的分泌物要叫做白带呢?那是因为多数女性的带下略呈白色,所以老百姓把它俗称为“白带”。

就像王主任在《传承录》中说到的那样,其实有白带,这是女子的天性,也是对女子的一种保护,有抵抗外来病菌、满足生理需要等一系列的功能。所以,不要一提到白带就大惊小怪,只有在白带的量、色、质、气味发生了异常,这时候才需要大家引起注意了。

中医在治疗上还是有一定的优势的。在确诊这一阶段,中医就很占优势,只要号脉、问诊、外加医生的察言观色就可以了,用在专业的话来说就是四诊参治。要是西医的话,就需要用器械来检查,才能最终确诊。这对于那些性格腼腆的中国女性来说,还真的是难以启齿的,尤其是未婚女性,若是在检查过程中操作不当,甚至会对阴道等器官产生一定的损伤。

中医论点:“带下俱是湿症”

小王今年才22岁,是一个很爱干净的女生,她感觉自己的白带有点多,总是黏糊糊的,而且有一点异味,颜色也不对,变得发黄,这让有点小洁癖的她很是受不了,在朋友的建议下,就去了正规的医院做检查,医生说,要进一步确诊,就要做器械检查。医生给开化验单的时候,她机灵的问一下,一听说要检查出来病症的话,就要用器械进到阴道里面检查,这可给她吓坏了,还没有男朋友的她一点儿也不想做这样的检查。马上就跑了出来。

但是有病也不能不治啊,于是,在妈妈的陪同下,就找到了王主任,号脉之后,就确诊为带下病,开了道虎壁的小水丸,半个月后就正常了。其实,中医它更适合中国人的传统和保守的习惯,很大的提高了病人就诊体验,也更加的会设身处地的为中国女性着想,同时,在效果上,在梳理了中国女性的气血归经之后,能让女人更加的健康。

王主任强调说,带下一证,其义有二:一指带脉失约,二指裙带以下之疾。《傅青主女科》认为:“带下俱是湿症”。王主任在治疗带下病的时候,认为带下病与湿浊或者湿热有关系,湿浊还会干扰排卵、影响受孕,正值花季的少女患上此病,如果治疗不及时、影响后来的生育功能,这是最让人心痛的。所以,及时治疗、妥当治疗是这个姑娘的当务之急。王温主任用八百年传承的底蕴,把药物进行科学配伍之后,制成了适合她服用的道虎壁水丸,这样才会见效快速、没有后顾之忧。

透露给大家一个阴道炎外治秘方

妇女阴道炎症为临床常见病,以瘙痒、白带异常为主要表现。现代医学检验多是真菌或滴虫感染,西药所用药物疗程长,不良反应大,花费高,效果也不甚满意,多复发。中医辨证治疗较复杂,一般医生不易掌握,又内服药较麻烦,病人多难接受。王主任在临床中常用一捷效法,就是外治。处方:苦参50克,黄柏30克,蛇床子30克,荆芥30克,土茯苓30克,五倍子10克,明矾10克。

用法:水煎,取汁500毫升,每用时取150毫升开水稀释成300毫升,用冲洗器先冲洗内阴约15分钟,再洗外阴,每日2次即可。经期不可冲洗内阴。

此法体现了“简、便、验、廉”的特点,病人多易接受,疗效确切。一般一周为一个疗程。其实这个方王温主任已经做了加减,制成了【道虎壁抑菌凝胶】,用起来更方便,有需要的人不妨试用看看。

上一篇:阴道干涩、房事疼痛,分泌物少的调养 下一篇:没有了